Covid-19疫情爆發兩年來,全球已累計確診三億人次,五百多萬人因病離世。這兩項數字每秒都在跳動,記錄著疫情影響下失控的日子。
今月10日,美國新增確診病例再創疫情爆發來新高,逼近150萬。在中國,封城逾23天的西安,已經啟用443個隔離點,隔離人數近五萬,這一規模也已遠超此前所有城市。
針對Omicron奧密克戎席捲下的傳播趨勢,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佛奇發出警告,預測「奧密克戎最終會感染到幾乎每一個人」,而未接種疫苗人群將率先受到猛烈衝擊。世界衛生組織也就近期形勢預測稱,在接下來的6至8週內,奧密克戎或致歐洲地區過半人口感染。

為維持正常工作和學習,在美國,每日有逾百萬人需進行核酸檢測,但核酸檢測價格差異極大,在約10%美國人不享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病毒檢測更難實施到位。本月初,奧克蘭及芝加哥學生曾以停學威脅,要求學校要麼恢復線上教學或混合式教學,要麼就提高校園防疫標準,包括提供更多室外活動空間、更多KN95口罩和更多病毒測試。12日,白宮承諾將為學校每月提供1000萬次免費病毒檢測。
在總人口近6000萬的意大利,約200萬人呈Covid-19陽性,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曾一度達十萬。這個感染比例極大影響了社會基本服務:教師不夠導致學校不能正常開放、工人不夠導致火車服務關停。為應對奧秘克戎和節後返工熱潮帶來的感染人數激增問題,10日,意大利當局擬對未接種人群實施新限制措施,要求提供接種證明或感染康復證明以進入公共交通、咖啡店、旅館、健身房等場所。

「為了保持經濟、教育、文化系統在疫情期間的正常運轉。」自11日起,以色列將無症狀感染病例的隔離時間由10天縮短至7天。去年年底,以色列更是宣布將為高危人士提供第四劑疫苗,並將視情況將第四劑普及給更多民眾。
非洲烏干達的學校於1月10日重新對學生開放,結束了全球最長的學校中斷。2020年3月,即非洲大陸首宗確診出現後不久,烏干達首次關停了學校。2021年2月,部分課程重新開放,迫於病例激增,6月,烏干達再次實施全面封鎖,至今大部分學校已停課逾83周,影響逾1000萬學生。
協同抗疫的另一邊,在英國,一封洩密郵件透露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曾向逾100人發出聚會邀請,並於2020年5月20日在首相官邸花園舉辦一場約30人出席的派對。當時,英國政府正敦促公民減少社交、保持距離、多多居家。日前,約翰遜就這場名為「自帶酒水」的派對道歉時表示:「這是工作上的安排。」
今年1月3日的香港政府官員聚餐亦已致超過170人強制檢疫。第五輪疫情傳播形勢加劇,港府出於防疫考慮,最終選擇大幅收緊空運,並取消了機組員的隔離豁免措施。受此影響,香港多種物價或大幅上漲、甚至斷貨,其中包括生鮮食品、電子產品、藥物等。
























关注到了一个奇奇怪怪的点:伦敦医院外墙写祝福的女孩子和最后一张独自学习的西班牙女孩都是左利手
其实仔细观察的话,生活中左利手挺多的。不过小时候学校好像都要纠正,写字必须用右手...
最后一图日期2022.01.19是typo吧
最喜歡「小學女教師獨坐空課室」那張相片。